第1046章 善用兵略,也可委以重任(1 / 2)
当韩延徽意识到李天衢的态度坚决,也由不得他继续和稀泥,又听如今投效的魏朝帝君斩钉截铁的说道:
“匈奴、鲜卑、柔然、突厥...古往今来,北地但凡有哪支族裔一家独大,哪个不曾觊觎中原江山?国有兴衰盛哀,朕也不能确保魏朝世世代代都会政通人和,而如笃定泰山...算上耶律阿保机在内,以后契丹国主若是发现中原动荡,也必会意图乘人之危,而出兵大举南侵。
所以塞外崛起的异族政权,就算眼下不敢与我朝公然为敌,以后也必然会危及中原汉家百姓。若要防患未然,契丹也必须处于我朝统治治下。耶律阿保机必然不甘臣服,那么朕与他之间,也注定要一决雌雄。
如此事关华夏社稷世代安危,契丹国主固然待你有恩,可是比起个人恩仇,与民族大义相较孰轻孰重,想必你也能掂量得清。他契丹觊觎幽云之地,软硬兼施,使得大批汉民百姓成了治下子民;我魏朝又何尝不能拓边塞外,让契丹彻底臣服,再潜移默化促使其族民归化汉唐?
而你在契丹参赴决断军机国策大事,又设立胡汉分治,精于制定国策,促使汉家百姓与契丹等北地族裔共处...所以朕需要你能够因时制宜,届时如若能慑服契丹归顺,再由你设身处地的治理安抚,不也是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?”
...但韩延徽告退出了御书房,虽然脸上仍带着几分踌躇,可他也意识到无论是劝阻耶律阿保机侵犯中原,还是劝说李天衢避免与契丹为敌...就算自己得受重用,可是所能起到的作用终究十分有限。
如果只能做出个取舍...韩延徽心说只要自己能够在魏朝朝堂安身立足,先前毕竟已经抛弃了在契丹的官禄地位,而选择出走南归...那以后便只能处于中原王朝的立场尽忠尽责。
韩延徽自问好歹是个文臣,暗叹以后魏朝、契丹之间的大规模国战终究难以避免,也用不着他去征战厮杀,而见证战争血腥残忍的一面...而自己所能做的,也就只有以魏朝征服契丹为前提,竭尽所能促使塞外诸族各部,能够在中原王朝的统治下相对和睦的共处下去,进而再如魏帝李天衢所言,加快不同族裔间潜移默化的融合。
而李天衢对于接下来召见的那个人,也没有多花什么心思...安抚一阵,便打发他退了出去。
当初割据幽云一带的桀燕政权,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的长子刘守文懦弱无能,被自己的兄弟杀得溃败,而只得向契丹求援,然而仍是烂泥扶不上墙;次子刘守光为人更是凶淫暴戾、妄自尊大,与自己父亲的妾室通奸,又发动兵变囚父篡位,意图残杀兄长,还急于改制称帝...实则刘仁恭还有第三个儿子刘守奇,只不过他无论是在史载记述,还是在这般时节的存在感都不算高。
当年桀燕政权覆亡,刘守奇在亲随刘去非的护卫下逃亡去投了契丹。耶律阿保机见他是自己当初老对头刘仁恭的亲生子嗣,便有意扶植他做一镇节度使,意图日后侵吞幽云、河朔州府,而委任刘守奇助契丹管理汉民。
然而刘守奇在塞外过得水土不服,也不愿一直为契丹卖命...所以还是按他亲随刘去非的提议,再度出走奔逃,而脱离契丹的掌控。韩延徽当初又在刘仁恭帐下效力,与刘守奇都是卢龙军出身,所以一并抱团奔走离了契丹,也只能前来投奔魏朝求个安身之所。
不过李天衢接见刘守奇之时,就见他一副唯唯诺诺、坐立不安的模样...心说此人在重投中原后,史籍上便再也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录。比起他那两个兄长,刘守奇倒也不曾作死造孽,只不过以他的秉性与能力而言,在这般世道也不太可能有什么大作为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