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1400 为了千秋大计,最后的战争(1 / 2)

加入书签

[[1400 为了千秋大计,最后的战争

“果然如此,耶律倍与耶律德光暗中来往合谋,看来不但是要煽动归顺我朝的渤海贵族发动叛乱,想必也是打算要与泰封国沆瀣一气吧......”

内朝御书房当中,李天衢端坐在交椅上,手捧书卷,也已经内侍呈报确认过巡院侍卫司那边打探的情报。得知反复无常的耶律倍,果然还是心向契丹,已经与他那二弟耶律德光搭上了线,要合谋对付中原王朝;而耶律德光到底还是不甘心认命,不愿远迁别处,作为一个丢了大片疆土,只得在大漠上奔波流离的窝囊君主了此残生......

如果耶律德光按他族裔后人耶律大石的行经,一路迁徙到西亚地界,那么对于中原王朝而言,倒也的确算是鞭长莫及。

不过既然耶律德光孤注一掷,既然不甘心一直背负着守不住他老子打下那片江山社稷的污名,眼下当然会竭尽全力拉拢有可能利用的帮手...除了个别意图打出复国旗号,而有据地称王野心的渤海贵族之外,他也就只能去寻求与昔日彼此关系极度紧张的泰封国王建。

毕竟从耶律德光的立场上看来,正所谓两权相害取其轻,既然与王建都面临魏朝的威胁,那么以往就算看你泰封国不顺眼,现在当然也有联手对抗中原王朝的可能。

然而契丹如果当真试图与泰封国联手,那么必定要承诺在领土的瓜分上让对方有利可图...李天衢心说我与耶律德光只能作为敌人,是因为各自立场不同,对于他本人而言,也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...可是如果耶律德光真要是认可泰封国过鸭绿江继续北拓,那我就更有要灭了你的理由......

不过耶律德光为势所迫,也与儿皇帝石敬瑭甘愿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性质截然不同...辽东大片疆土,本来也是契丹后来征服的,所以按他想来,宁可作为吸引泰封国联手的价码,也总胜过一直被魏朝占据。

实际上正史线中就算代表中原正朔的宋朝,朝廷实则也都有一直联合伪高丽讨伐契丹的打算,而于明州、苏州,等地于城中辟怀远、安流二亭,及盘、阁之外各建大馆,为亭栈之所,但凡有伪高丽使臣前来,便有使馆接待。甚至还闹得苏东坡大学士直指伪高丽乃是无厌小国,与其来往无丝毫之利却有五害......

如果当时宋朝联丽抗辽的计划真能得以施行,那么鉴于当时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主要以羁縻统治为主,宋朝既承认交趾静海军的独立,起码在这个时代看来,对于那些丢了也不会感到心疼的领土,也极有可能默许伪高丽北拓蚕食辽东疆土。

这般时节,无论是汉人还是契丹,毕竟还没有出现后来以汉家为主体,但包括所有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概念...耶律德光当然也不可能想到,他所属的契丹人以后除了绝大部分融入其它民族,在后世便只剩下达斡尔族这个血缘高度吻合的中国少数民族......

故而以如今的处境,耶律德光当然有如此计划的理由。只不过契丹作为中华史当中,以少数民族为统治阶级的割据政权,它的存在所能对后世中国所能带来的正面影响,便已经完全消失了。

毕竟后世朝鲜半岛南面某国的祖宗先人,由于地势三面环海,一直都有向北扩张的野心...然而现实是残酷的,历朝各代以来,那边不是被辽国讨伐、遭金国压制、被蒙古征服、又遭满清按地摩擦...其它时期则只得乖乖臣服于中原王朝。

所以本来因为契丹辽朝的存在,使得东北地区并没有出现权力真空,某国的那些先人意图窃取辽东,乃至白山黑水全境的阴谋这才一直无法得逞。可是如今耶律德光、王建倘若当真凑到了一块去...李天衢还是受以后世领土主权意识的影响,沉吟片刻后,便忽的又沉声念道: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