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 封建思想害死人(1 / 2)
秦睿则龟缩回范府继续他和莲儿的化学研究,至于朱厚照,让他自己折腾去吧,希望他老子早点来把他揪走,天天呆在里和莲儿吵架,烦都烦死了。要不是看在他背景深厚,这种熊孩子早就扔化粪池了。
算了,毕竟“他还是个孩子”,不计较了。
好在上天似乎听到了他的祈祷,在弘治皇帝回京的时候,打包把朱厚照带走了。
听说回京之后,太子因发现高产作物,威望大涨。
整个七月,秦睿都在科技学院和循环农业种植基地之间来回奔波。
种植基地主要工作就大棚建设,大棚建设分四块,一是夯土墙,一是搭支撑框架,一是玻璃木窗制作,一是草帘。秦睿也想用铝合金型材和胶条密封,奈何工业不配合,只能用木头做窗框,然后油泥密封。靠着人多的优势,终于在天冷之前将土豆、地瓜、玉米的暖棚给搭建好,开始播种。
要给矿工孩子进行免费教育,招聘老师的工作成了最大问题,6000多,至少要分100多个班。语文、算术前期肯定是重点,一共招了100多个童生和秀才,要求不高,教孩子认字就可以了。穷人家的孩子大都不识字,最前期肯定是以这个为主的,常用3000字就可以了,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唐诗三百首》、《宋词》就是教材。秦睿强行推广了后世的拼音,接受的留下,不接受的闪人,好在秦睿有钞能力,看在钱的面子上,大家都勉为其难的接受了拼音。
数字秦睿自己编的教材,把平时虐待范子佩、莲儿、朱厚照的题目统统拿出来,虐待这群招聘的童生和秀才,通过集训,算是掌握了阿拉伯数字、加减乘除,小数、分数、初级代数等知识。从中挑出来50个当算学老师。
人多就是力量大,300多栋安装有玻璃红砖平房校舍,终于在八月初一之前建好了:100栋教室,200多栋寝室,统一用火炕。
6000多学生按照年纪分成9个年级,童生和秀才兼任班主任。
水泥墙上抹平,漆上黑漆就黑板。
粉笔对于秦睿来说就是easy的事了,石灰石加石膏磨具里灌就可以了。
语文课本天津卫没有,把北京城买空了;数学没有课本,自己记录。
每个学生一人发3本A4大小用绳子串好的宣纸,每人三只鹅毛笔,一个墨水瓶。
墨水,烧窑产生的黑烟不能浪费啊,加点骨胶加水搅匀,无限量供应。至于你想要的更好的墨水,毛病,不伺候,想用好的自己花钱去买。
每天上午四节课,语文、数学各两节,两个班主任相互搭配,自主安排,二三节之间安排跑步,没有操场怎么办。鲁迅先生已经给了秦睿答案,世上本没有操场,跑得人多了,也便成了操场。
下午三节课,1-3年级的小孩因为接受能力和体力原因,继续语文、数学,再加绘画或者音乐,4年级以上自由选课,根据自己兴趣选择通译、造船、木匠、养殖、冶铁、餐饮、烧窑、刺绣、纺织等课程,教师自由组班,多年级混搭上课,一旦选择了就至少学3年。
早中晚三餐,一人一个饭盆,黑面馒头、咸菜、略带油星的蛋花野菜汤。能吃饱肚子在这个年代就可以了。一到三年级每五天供应1个鸡蛋,如果嫌饭菜不好可以自备。
同时学校规定学生16岁才能毕业,优秀毕业生可留校,同时可以按照学习成绩及技能推荐工作。
没有轰轰烈烈的仪式,没有豪言壮志的演讲,初创的学校就这么开业了,秦睿从不做过高的要求,先把台子扎起来再说。
↑返回顶部↑